理通法則明 ——論佛道四大功法
前些日子,有個學佛的居士問我:“章老師,請問開悟是不是要把小周天打通,大周天打通才能開悟?”這幾天又有一個修道的人同樣問我類似的話題,看來還是要細說一下,如不說清楚,佛法與道法之修魚目混雜,張冠李戴,難以分清法門修行方向,如分不清修的方向與路徑,方向錯了,努力就白費;不明事理,法難增進,如此下去,此生白來;六道中,我在群里幾年前早講過,唯有人道修行是最易跳出輪回苦,看來沒有善知識引領(lǐng),真要南轅北轍了。

在上面問話中,如對佛法、道法實修過的人,一聽明白,問這句話的人是個“門外漢”,這句話本來就問得不如法,按現(xiàn)在話講,是個“偽命題”。我們常講,從一個人的問話,就能知道對方的高度,為什么問這句話不如法呢?因為開悟是針對佛法而言,佛法是從心里下手修,是人與自心的關(guān)系,心法處下手修,所以才有開悟一說。
但問的小周天與大周天打通,這個小周天與大周天是針對色法上修,這個“色”講的是色身,就是我們的身體,也就是從身體處下手修,這色法是針對道家而言,沒有開悟一說,但現(xiàn)在要懂這方面的人少之又少,一是不愿勤學,把時間用到玩的地方;二是一門都不精通,要學二門三門多門更難了;三是事不關(guān)己,高高掛起;嘴上說上幾句: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如不懂佛法的人,以為是位大師,搖頭晃腦,擺一個架子,以為是個“大家”;這類人,又不務(wù)實,又不謙虛,又愛面子,害人又害己,這類人還特別多,說不懂,懂些皮毛;說真懂,但不精;是名符其實的“佛油子”,這類人最難教化。不多說了,我們言規(guī)正傳。
道家分二大派,一是“全真派”;二是“正一派”。全真派是“人與自身的關(guān)系”;正一派講的是“人與自然的關(guān)系”;問的小周天與大周天是道教中全真派的派別,才有小周天與大周天;正一派是沒有小周天,大周天,因為正一派是人與自然關(guān)系下手修。只有人與自身關(guān)系的全真派才有小周天與大周天,同時,問的小周天與大周天打通是不是能開悟?道家不講開悟,開悟是心法,針對佛家;道家是色法,是講“得道”。這樣,上面就講清楚了。所以,我們常聽到,儒家是人與人,人與社會關(guān)系;道家是人與自身,人與自然關(guān)系;佛家是人與自心關(guān)系;就是這個意思。

為了讓同修更理解明白,我把佛家的佛法分兩大派,道家的道法兩大派都講一下;這四個大派方法,用力方向點都是不一樣的,今天先簡單引一個題,作個序言,然后在后面幾天我一個一個介紹,這四個大派是如何用功的?理法如何?下手點在何處?目的都是回歸本源,要明心見性,要得道,要開悟,這個契入點在哪里?這四大法門,最后都是殊途同歸,今時機也差不多了,先今簡單引下題,這些天全講一下。 我們先闡述下道家。 道家的全真派,創(chuàng)始人是王重陽,修的是全真派,一聽名,就顧名思義,全真修的是色身下手,講的是“性命雙修”,因為全是真,純真,也自然會聯(lián)想到純陽真人呂洞賓,呂洞賓與全真派創(chuàng)始人王重陽是有密切關(guān)系。全真派創(chuàng)始人王重陽與正一派創(chuàng)始人張道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派系。全真是修身入手,要求很嚴,是出世法,一般在叢林中修,不能結(jié)婚生子,下功從色身處,通過功法、念力、口訣、手印、引導(dǎo),把身體的機能轉(zhuǎn)化,讓宇宙中的“道性物質(zhì)”通過功法,念力,把陽神性體培育出,這是性命雙修的“性”;“命”是通過功法把身體的七大腺體激活,激活后把能量輸送給奇經(jīng)八脈,十二經(jīng)絡(luò),三百多個穴位,一旦腺體激活,不斷觀想,實修,恒定下去修,人的血液會發(fā)生改變,從原有的紅色血液,轉(zhuǎn)向乳白色,然后再往上修,身體慢慢轉(zhuǎn)向透明體,最后氣化,千年,萬年不死;這是性命雙修的全真派。像歷史上的呂洞賓,有出生的時間記錄,沒有卒年,為什么呂洞賓叫全陽真人,也叫純陽真人,因為身體全修到純陽之體,所以叫純陽真人;修到氣化,念力到哪里,人可以到哪里,像我們影視看到一樣的,神仙的確能做到。呂洞賓是唐朝的,其實,呂洞賓與王重陽是師徒關(guān)系,王重陽雖然是金代,但呂祖沒有卒,自然可以傳王重陽,后來王重陽收了全真七子,七個徒弟,看過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全真七子,把全真派發(fā)揚光大,具體我專門寫一篇文章細說,我會把如何修的功法闡述一二,大家就知道全真派是如何玉液還丹,煉形成氣,胎升質(zhì)化,陰盡陽純,脫質(zhì)升空,超凡入圣,抽離填坎的金丹大道。如有易經(jīng)基礎(chǔ),相信聽起來比較有意義,如何讓后天八卦進入到先天八卦,后天返先天,今先引下題,望有興趣的可看下一篇文章。

下面講一下,道家的正一派。正一派是張道陵所創(chuàng),后人稱張?zhí)鞄煟慌芍v的是人與自然關(guān)系,這個“正一”二字,我們先看這個“正”字,由五畫構(gòu)成,講的是“人正,心正,形正,體正,法正”;這個“一”,講的是五氣歸元,三花聚頂,最后歸于“真一”;所以“正一”二字,也是顧名思義,講的是五氣朝元,歸位于真一本源。所以與全真派有所不同。正一派在入世中修,可以生兒育女,紅塵中,自然就有大隱隱于市之說。入手點是人與自然關(guān)系,環(huán)境對身體的影響是至關(guān)重要,這環(huán)境包涵三大環(huán)境,今闡述下:
一、內(nèi)環(huán)境;二是外環(huán)境;三是因果環(huán)境。一,內(nèi)環(huán)境;內(nèi)環(huán)境是自己的身體如何不讓外在信息干擾,因為只有好的身體,不生病,才能實修;如身體疾病纏身,何來修?所以,修行中,好的身體才是修行的根本;但入世的紅塵中,人不可能不生病,但重點是如何克服病,戰(zhàn)勝病,讓病不發(fā)生,未卜先知,這是關(guān)鍵所在,有句話叫:“不治已病治未病。”
二、外環(huán)境。外環(huán)境的影響,如住的房子風水不佳,砂水反位,自然不得力。例如:坤位,西南見水,如:衛(wèi)生間,水槽,洗衣機之類,坤位本為高,見水為低,一旦砂水反位,身體的脾胃出問題,脾胃不好,肯定念頭百出;因為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有云:思傷脾,如何修?斷念是修行之根本,所以要懂得外環(huán)境的風水學;才能來平衡磁場不受影響,讓內(nèi)在的內(nèi)磁場靜心后歸源,所以要懂風水學。

三、因果環(huán)境。這是與你本人累世“因”有關(guān),如前世因的業(yè)力過重,會影響你今世的修行,如何辦?所以要會奇門遁甲,奇門可測試,同時要學會超度,化解因果,同時還要會用符咒,陣法等,所以正一派,也叫“符箓派”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會細講。這是道家的兩大派的入手點。
我們再來講佛法:佛法分兩大體派,一是漸修法門,也就是“如來禪”;二是頓悟法門,也就是“祖師禪”。
先講漸修法門的如來禪。
一、漸修法門。此法門是從基礎(chǔ)上修,好像讀書,要從小學,初中,高中,大學,研究生,博士生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修,時間比較長,從戒律下手開始,從五戒,八戒,二百戒,五百戒等;六度四攝,十善業(yè);從四念住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,五力,七覺支,八正道,三十七道品修;從五十二階位修;為十信,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等覺,妙覺。行門上修,成就的是清凈心,有句話叫,“信心清凈則生實相”,這是漸修法門。一般西藏一帶修的人比轉(zhuǎn)多;時間比較長,比較久,今世不成,下世再來;漸修一般要三大阿僧祇劫,如按年數(shù),要多少多少億年才有成就可能,講到這里,可能把一般人嚇壞了,打退堂鼓了,失去了修行的信心。不用急!還有快速修行法門,即“祖師禪”,也就是頓悟法門,也叫“有字佛法”。

二、頓悟法門
頓悟法門是印度的達摩祖師傳入到中國的,如果懂佛法的人,一定聽過拈花一笑的公案;佛祖在世時,有一天,在靈山會上,佛祖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,唯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,而從此開悟。從迦葉尊者一代一代相傳,傳到達摩祖師是二十八代,那是在印度;后來摩達祖師到了中國,成為初祖,然后傳二祖慧可,三祖僧璨;四祖道信;五祖弘忍;六祖慧能,從此信物袈裟衣缽不再傳。只傳以心印心,一直下來到民國的虛云法師,然后到凈慧等,這是無字佛法,不立文字,以心印心,教外別傳的法門?,F(xiàn)中國多數(shù)是以祖師禪為法脈延續(xù),祖師禪有句偈:“達摩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工夫;若在紙上尋佛法,筆塵蘸干洞庭湖”。大家看到這首偈,就明白,傳的是“無字佛法”,最后二句講得非常明白,若在紙上尋佛法,筆尖蘸干洞庭湖。筆尖是蘸不干洞庭湖的水,也就是說,紙上是找不到真正的佛法。所以,從悟門入手。六祖慧能大師講過:“菩提自性,本來清凈;但愿此心,直了成佛”。是以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,無念為宗。也就是說,在“六七因上轉(zhuǎn),五八果上圓”的法門。也可以說:在十二因緣中,從無明系統(tǒng)直接進入明覺系統(tǒng),一超直入如來地的法門。比上面的漸修法門的如來禪快多少倍,如來禪的下手在十二因緣中,受緣,愛緣,取緣等下手,從戒門入手,逆流而上修,自然慢得多。所以,祖師禪的頓悟法門是從解門入手,解門也叫悟門,以信為基礎(chǔ),證量標準是明白心,明心見性。

這樣一分析,就明白佛教講的四句話,什么叫佛教?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;自凈其意,是諸佛教”。重點是第三句,“自凈其意”,這四個字,把漸修法門的如來禪與頓悟法門的祖師禪全包括了?!白詢簟倍郑菏菨u修法門,行門入手,證的是清凈心,信心清凈則生實相,實相就是本如,是如來,是真一,是本源。“其意”二字:講的是明白心,以信解悟門入手;悟門要從意根入手,“意”為八識中,為第六意識的分別識,在四智菩提為“妙觀察智”,不思善,不思惡,是“不二”法門;有人會問,既然不思善,不思惡,而肯定是第三種:不善不惡;那也不是,不善不惡就自相矛盾了。那也許你會問,那都不是,不是也是入一邊,入任何一邊都不是道。我們在沒有抽離大腦思維前,對某一問題的答案,只有四種回答:一是肯定;二是否定;三是不定;四是自相矛盾。這四種是人的大腦思維的回答,但禪是超越大腦思維,是靈性思維,自然不在四種范圍之內(nèi)。人的最終解脫,跳出輪回,跳的是思維,讓大腦思維跳入靈性思維;也就是從“無明系統(tǒng)”進入“明覺系統(tǒng)”;如不明白此理,修三大阿僧衹劫也難成就。德國的著名思想家歌德,專研一輩子,也只在四種層面的大腦思維打轉(zhuǎn),如按禪宗1600多位成就者,歌德與華夏民族來比,是無法比論。因為大腦思維的知識是有量的;靈性思維是般若智慧,是無量的;足見華夏民族有多偉大。

我們總結(jié)下:佛祖在世,七七四十九年,講法三百余場,八萬四千法門,無非是悟修二門,一言以蔽之。也就是悟門與修門;解門是悟門,行門是修門。解門要以信為基礎(chǔ),行必然證果;信解行證皆在其中。修門以凈心為要,成就的是清凈心,信心清凈則生實相。還有第二是悟門,悟門是明心為要,成就的是明白心,明心見性,即祖師禪。例如:六祖慧能是以悟門入手,成就的是明白心。但神秀是漸修法門,以凈心為要,成就的是清凈心,也就是如來禪。有南頓北漸之說,這二種法門都能成就,但根據(jù)先天累世的根基有關(guān)。例如:六祖慧能不識字,反而聽了《金剛經(jīng)》的“應(yīng)無所住而生其心”就開悟了。祖師禪與認識字關(guān)系不大,學多了,可能反而是知障。這二個法門我會用佛法,佛教層面講,但不講佛學,佛學是對佛教的一種學問,那是學者做的事,只講不去踐行。但佛法就不同,佛法是佛陀在世時講的修行方法;還有佛教也講,佛教是講佛陀在世時的教育。到時我盡量言簡意賅,把佛法與佛教修行的理路講清楚;同時上面的道家正一派與全真派也把核心修行的理路講清楚,但不講道學,只講道法與道教,道學也是學者做的學問,他們不踐行實修,沒有實修、實證是永遠明白不了佛法與道法的博愛,大悲,大智,大雄,也永遠明白不了真理在哪里?一直在門外看,自然是個門外漢。

講到這里大家也許會問:從古至今,幾千年來,為什么有這么多“大家”都在學佛法,道法?這個“大家”是有作為的修行高僧,大德,圣?之人,而不是普通的大家人。因為學佛法、道法,最終是開悟,得道,開悟得道后,人的能量等級提升,如按現(xiàn)代霍金斯能量表分析,開悟得道之人,能量在700以上,一個能量等級700的人相當于7000萬個能量等級低于200的人,是足以唯護社會正氣,讓社會穩(wěn)定,和諧,團結(jié)。只有正氣長存,不管是個人,家庭,社會,國家,乃至全人類,天下蒼生才能長治久安,經(jīng)久不衰,綿運長存,國泰民安。如正法衰落,邪氣必侵,各種自然災(zāi)害頻繁出現(xiàn),像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講的,“正氣所存,邪不可干”?,F(xiàn)也正是時候,正好有人來問,正好一起共同學習,一起共同成長。我會把佛法兩篇,道法兩篇,共四篇文章,盡量在三萬字左右說清。這四個法門,我都介入實修過,都有法名,道法的兩個法門,至今還在日常生活中運用,佛法也在用,用的頻率相對道法更多些,因為道法相對比較接地氣些。

如果還沒介入修的朋友,看到此文后,在佛法、道法這四大法門中,可選擇其中一個介入實修,先讓自己明心見性,也就是開悟,道家講得道。然后悟后起修,開悟是得“根本智”,根本智雖然脫離輪回,但品位不高,要“后得智”才能提升品位,后得智就是以前講的五明,即:工巧明,醫(yī)方明,聲明,因明,內(nèi)明。如按現(xiàn)代講就是佛學,道學,儒學,易經(jīng),中醫(yī),玄學,琴,棋,書,畫,太極,茶道,香道等等都要通達。所以金剛經(jīng)有云:“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”也就是為什么成就后有一地菩薩至十地菩薩之分,就此理也。 明心見性后,你的敏感度比常人強幾倍,自然學東西快。自然會去學三本書;第一是課堂書,這就是我們學歷的書,如:小學生到博士生的課堂書;第二是社會書,社會是大學,日常生活,工作,交往就是社會大學的書,像王永慶,霍英東之類企業(yè)家,學歷很低,才小學,但社會大學的書,是相當髙,有實踐,才有理論,理論與實踐結(jié)合,才能得真智,這是社會大學的書。第三是自然書,這個自然界無聲無息,東升西落,冬去春來,夏長秋收的書,星光,日月,地理,氣侯,方位變遷,運行規(guī)律的書,明性見性后,這本書時刻會提醒你,雖無聲,但有意,你要在有形有意的自然中總結(jié),哪怕一根樹枝掉下,你就要明白其中之道理,自然告訴你什么,這些事,要在生活,工作中總結(jié)。這種案例,在我生活中很多,今講一個。例如:我一天在公園中站樁,時間為上午九點多,在我右前方喜鵲叫,同時一根枯樹枝掉下,我就知道今天下午三點左右,有個四五十歲的女性找我,找我什么事,我都知道。果然,下午三點來鐘四五十歲的女老總找我。這種生活例子說不完,天天觀察,天天有,如沒有把覺性打開,這本自然書就無緣讀。

這個世界的延續(xù)是正能量在維護,沒有正能量維護,世界各種災(zāi)難會頻繁出現(xiàn),遭殃的是天下蒼生;只有把覺性開啟,能量等級提升,才能把正能量去影響人,吸引人,感化人,容納人;圣賢是正能量符合大道的代表,也是維護整個娑婆世界的正能量,圣賢是真一,圣賢是本源,圣賢是如來,是與本源同根同體,他們應(yīng)化身在這個世上,是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但要惜緣!華夏文明五千年,四大文明古國,唯中國存在,其余三大文明古國早已滅亡,這與圣賢輩出有關(guān)。如一旦正氣不存,必遭災(zāi)殃!望有緣之士把握今生,把握當下,開啟覺性,讓圣賢輩出,為天下蒼生,為世界大同,作應(yīng)有貢獻!

最后一偈與大家共勉!
宇宙鴻蒙正氣行,
末世邪正難分明;
應(yīng)入紅塵振乾坤,
合和大同回家門。
——元歸——
編者介紹:
章羨仝,男,浙江紹興人,先駐河北石家莊,傳統(tǒng)文化傳播者,當代風水名家百強,百名行業(yè)杰出人物,《名家推薦》欄目特邀嘉賓,中國影響力人物數(shù)據(jù)庫收錄名家,《決策中國》智庫聯(lián)盟副理事長,現(xiàn)任河北祥圓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。同時章羨仝老師也是千年歷代單傳姓名學隱派傳承人,道家全真派傳承人,道家正一派傳承人,佛教唐密三十五佛大禮懺傳承人,大道風水傳承人,易數(shù)神斷傳承人,玄學九天道法傳承人,借物煉心——“生活道”創(chuàng)始人。現(xiàn)中管院(中國科學管理研究院)聘請章羨仝為“品牌強國科技智庫專家”。

章羨仝對《易經(jīng)》風水學、外應(yīng)學,奇門遁甲、易數(shù)神斷,佛學、道學、儒學、中醫(yī)、玄學、太極、琴棋書畫、茶道、香道頗有造詣。在從事教育工作前,章羨仝曾是一名軍人,愛好廣泛,曾搞過二次“個人書畫展”。退伍后經(jīng)商,曾是六家公司,一家學校,一家雜志社投資方,職務(wù)是董事長、校長、社長。接了千年歷代姓名學單傳后,師找徒,傳男不傳女,一脈相承后,一直從事有關(guān)傳統(tǒng)文化工作。章羨仝老師為了體驗僧人生活,專門在泰國短期出家過托缽生活,他的使命,“如何讓世界大同”是終身奮斗目標,自創(chuàng)“借物煉心”——生活道,受廣大修行愛好者的青睞與實修。讓人類開啟智慧,回歸本源,也是他終身追求與使命。